2022年12月30日,經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認定,天排所獲批天津市創新型中小企業榮譽稱號。
2022年12月20日,天排所與CDP(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中國完成戰略合作簽約。雙方將共享優勢資源,促進業務協同發展,推動中國企業綠色發展,著力提升企業在環境信息披露、碳減排目標設定、綠色金融等方面的能力,推進金融機構的減碳項目落地實施,努力在氣候變化、綠色金融、環境信息披露、企業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申請聯合項目資金等。
2022年12月19日,天排所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的資本價值、市場價值、品牌價值得到進一步提升。
2022年12月9日,天排所與二次方二手商品流通電商產業園合作簽約儀式在天津市河東區舉行。雙方將共同探討二手商品流通行業交易環節碳排放交易量的計算方法,推動二手商品流通碳普惠及碳資產的研究,加快建設綠色低碳園區,同時,在河東區城市更新領域踐行綠色循環低碳要求,攜手構建綠色交易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2年11月,天排所參編的《基于互聯網平臺的個人碳減排激勵管理規范》《小微企業綠色評價規范》團體標準正式公布實施。
2022年11月17日,天排所與天津廣正建設項目咨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智碳管理咨詢服務有限公司三方“共建可持續發展產業研究院”簽約儀式舉行。三方將共同攜手在進一步深化天津碳排放市場互聯互通、服務綠色低碳經濟轉型等領域深度合作。
2022年11月11日,天排所與成都海關技術中心、四川成海技術檢測、中民常青低碳科技有限公司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成都海關技術中心和四川成海技術檢測將以政策和碳評價技術為重點,天排所以碳交易平臺、區塊鏈碳中和存證溯源技術為核心,中民常青低碳科技以碳足跡評價咨詢的專業經驗,共同為企業提供全鏈條低碳服務,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2022年10月10日,經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正式批復同意,在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建設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創新示范基地,探索開展雙碳領域集成創新試點,試點期為自批復之日起3年。
2022年9月27日,天排所順利通過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碳標簽評價管理辦公室與低碳經濟專業委員會批準,獲碳標簽授權評價服務機構及低碳服務公司綜合能力 AAA(工業領域)級認證,標志著天排所同時具備對產品、企業進行碳排放評價能力的認證。
2022年9月9日,由天排所攜手新電途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零碳充電”活動正式上線。新能源汽車用戶可以通過支付寶新電途小程序掃碼充電,充電額度達到100度及以上,即有機會線上領取由天排所發出的碳中和存證證書, 這是國內首個面向個人發放的碳中和證書。天排所研發的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碳中和存證業務系統——簡碳,于2021年7月首發上線。該系統將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和可溯源的特點,運用到碳中和實踐中,使碳中和過程公開透明,相關記錄可隨時追溯查證。2022年,簡碳系統升級,實現了為企業及其消費者提供實時碳中和認證服務。
2022年8月18日,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 熊夢一行 6 人來到天排所調研,雙方圍繞加快培養高質量“雙碳”專業人才,支撐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進行交流和座談。調研團隊隨后前往天津市新天鋼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調研、座談。
2022年7月22日,天津市寧河區林業局和天排所舉行天津林業碳匯項目合作簽約儀式。天排所將為寧河區提供林業碳匯咨詢服務及交易指導工作。
2022年6月15日,天排所與濱海新區小王莊鎮、建行天津大港支行簽署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就推進與落實國家和天津市“雙碳”工作,推動小王莊鎮“零碳小鎮”建設等方面進行簽約會談。
2022年6月2日,天排所與統一石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在線上舉行。雙方將在產品端、市場端、品牌端等方面開展深度戰略合作,為石化行業提供高效、節能、環保、綠色解決方案。簽約儀式上,雙方聯合發起“低碳供應鏈聯盟”,共同推出用廢棄塑料瓶制造的聯名款低碳寶藏袋。
2022年6月1日,天津市工信局公示“2021年天津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認定單位名單”,天排所成功入選。
2022年5月25日,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褚斌一行9人到天排所調研。圍繞天津港集團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綠色港口目標,雙方探討了合作意向。
2022年4月18日,天排所與清水縣人民政府林業碳匯項目合作開發線上簽約儀式舉行。雙方就清水縣林業碳匯項目開發服務達成協議,南開大學作為簽約支持方參加儀式。林業碳匯項目合作開發簽約標志著清水縣推進“雙碳”、探索綠色發展邁出歷史性一步。
2022年3月,由天津市碳中和與綠色金融研究中心、天排所、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天津大學共同主編的全國建筑碳中和首個地方團體標準《建筑碳中和評定標準》通過審核,成為天津市扎實推進“碳達峰”行動重要成果之一。
2021年度,共完成總交易量5074萬噸,交易額9.38億元,其中天津配額862萬噸,CCER4212萬噸,全國排名第二。
2021年,天津排放權交易所與多家銀行合作碳金融,其中天津銀行、網商銀行、農業銀行天津分行是其行內歷史上首筆碳金融,與工商銀行天津分行完成國內首創央行征信系統和排放權交易系統“雙質押登記”風控模式。
2018年1月31日,交易所增資擴股協議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實現引進螞蟻金融服務集團作為戰略投資者。
2017年10月,交易所擴大經營范圍,在“環境權益(包括但不限于主要污染物、溫室氣體、能源效率及節能量)、節能減排技術、能源商品的拍賣、現貨交易及遠期交易提供交易場所、技術支持及相關服務;為環境保護、節能減排及能源領域提供信息發布、項目咨詢、總體規劃及技術培訓業務”基礎上增加產權交易代理、企業征信服務、商務信息咨詢、合同能源管理服務、節能減排技術服務、節能減排設備銷售等業務。
2016年12月30日,交易所正式啟動引進戰略投資者工作。
2016年9月6日,全國碳市場能力建設(天津)中心正式授牌成立。中心的成立,將充分發揮先期試點優勢經驗,積極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通過多種能力培訓和建設服務方式,幫助非試點區域企業提升低碳發展能力和碳市場參與能力,更好服務于全國碳市場建設。
2016年8月,交易所啟動釘釘網上辦公管理系統。
????
2015年2月,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微信公眾平臺上線,平臺旨在宣傳“低碳綠色、環保節能”理念,搭建與交易所會員、碳交易試點排控企業、節能服務公司、金融機構及各界人士方便快捷的溝通平臺。
2014年11月4日,通過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平臺,天津天豐鋼鐵有限公司與中碳未來(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完成了6萬噸自愿減排量(CCER)交易,這是天津首筆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交易。
2014年11月1-2日,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受邀參加由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在北京會議中心主辦的2014中國循環經濟發展論壇,并為該論壇組織提供了“碳中和”服務,這是交易所為循環經濟領域的社會團體首次開展自愿碳減排,并實現零碳排放的活動項目。
2014年10月24 -26日, 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受邀為2014年觀瀾湖世界高爾夫明星賽組織提供 “碳中和”服務。這是交易所使用我國首批簽發的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實現碳交易的試點非控排企業碳中和項目。
2013年12月26日,天津市碳排放權交易正式啟動,標志著中國碳市場建設實現了新的突破。
2013年1月8日,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批復,成為首批《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備案交易機構之一。
2012年11月21日,天津排放權交易所與中國船級社認證中心在天津濱海新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標志著“碳金融”在交通運輸領域的充分運用,該種模式或將成為交通運輸領域節能減排領域的示范,對于全國的借鑒意義較大。
2011年8月26日,中華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低碳減排專業委員會在北京成立。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當選低碳專委會執行主任委員。
2011年6月20日至22日,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在亞太經合組織低碳示范城鎮論壇會場設立服務站點,為自愿參與本次論壇碳中和的參會代表提供交易服務,這是天津排放權交易所首次嘗試現場服務。
2011年6月10日上午,國際濟豐紙業集團、Caspervandertak Consulting BV(“荷蘭CVDT咨詢公司”)、英國標準協會、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在第五次天津國際融資洽談會上簽署碳中和交易合同,達成中國大陸首筆基于PAS2060碳中和標準的企業自愿碳減排交易。
2010年9月27日,天津低碳公交卡認購儀式在濱海新區舉行。天津城市一卡通有限公司、中國民促會綠色出行基金聯合泰達環保協會、泰達低碳中心和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等單位,共同推出低碳公交卡(“低碳公交卡”) ,旨在傳播“低碳”和“綠色出行”理念。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為本項目提供碳減排量交易和公示查詢服務。低碳公交卡最大亮點是每張卡內含一噸經核證的二氧化碳減排量。認購低碳公交卡,有助于碳減排和實現碳中和。
2010年6月3日,天津排放權交易所自主開發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服務平臺上線試運行,為首批項目自愿減排量提供電子編碼和公示服務。
2010年2月9日,天津能效市場首批交易合同簽署。天津能效市場是中國首個自主開發的基于強制能效目標的排放權交易體系,旨在通過“強度控制與交易”模式,提高能效,降低碳排放強度。天津能效市場由天津市政府組織天津市建設交通委員會、天津市供熱辦公室、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瑞碳新能源公司等單位開發。
2009年11月17日,上海濟豐包裝紙業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濟豐”)委托天津排放權交易所以上海濟豐名義在自愿碳標準(VCS)APX登記處注銷一筆6266自愿碳指標(VCU),抵銷上海濟豐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產生的碳排放量。上海濟豐為此通過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向廈門赫仕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廈門赫仕”)支付相應交易對價。這是中國第一筆由交易所組織的基于碳足跡盤查的碳中和交易。
2008年12月23日,天津排放權交易所成功組織一筆二氧化硫排放指標交易,這是全國第一筆基于互聯網進行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電子競價交易,標志著我國主要污染物排放權交易綜合試點在天津啟動。
2008年9月25日,全國第一家綜合性排放權交易機構--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在天津濱海新區掛牌成立。
Copyright ? 2019 天津排放權交易所 Ice.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備17006934號
津公網安備 12019002000231號
技術支持:信息技術部